十八尖山坑道站址選定

在新竹的十八尖山設立國家重力基準站,並不是一個突發奇想的大膽挑戰。原來,在盧森堡的歐洲地體動力地震(http://www.ecgs.lu/)中,它的原址就是一個廢棄的礦坑通道,經過改善後成為一個地下實驗室,整置超導重力儀。而這個經驗可以說是造就十八尖山國家重力基準站的靈感來源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十八尖山是管制區,有大批日軍駐守,作為指揮所與儲藏軍事物資之用。戰後,在台灣戒嚴時期,演習部隊曾經進駐一個月。之後,歷經軍方,新竹團管區,再交回軍方,雖然中間曾因多次想加以利用而有所整修,但一直面臨被塵封的命運。不過,如今卻成了台灣第一座國家重力基準站的據點。

一般說來,重力基準站除了具備精密重力儀外,測站本身所具備的地理環境位置也是另一要素。十八尖山坑道覆土厚度大,溫度穩定,結構完整,土壤穩定,地下水位低,沒有流動水及容易到達等優點,成了十八尖山作為國家重力基準站的利基。

雖然具備諸多優勢的條件,但內政部的態度依然小心謹慎。民國92年,邀請日籍專家佐藤忠弘來台會勘十八尖山坑道;93年,則邀請德籍專家Dr. Jurgen Neumeyer來台。經由多位國際專家來台評估,都獲得正面的評價與良好的建議後,十八尖山坑道終於出列。

 

 

 
 
回首頁    |    網站地圖    |    聯絡我們